近几年,国内药企对抗血栓形成药物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收获颇丰。数据显示,2019年获批上市的国产抗血栓形成药有27个(以下按批文统计),其中11个视同过评;2020年有39个获批上市,其中33个视同过评;2021年有86个获批上市,其中1个为2.1类新药,83个视同过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国产抗血栓形成药正在加速进入市场,仿制药在国采助力下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同时创新药正蓄势待发,新一轮市场洗牌即将开启。 抗血栓1类新药超亮眼,恒瑞、科伦发力,百奥泰冲刺 表1:2021年申报并获批临床的部分抗血栓国产1类新药情况 来源:CDE官网 恒瑞的SHR2285片首次申报时间为2018年,当时获批临床的适应症为“预防或治疗动静脉血栓以及降低介入治疗或体外循环引起的血栓栓塞风险”,目前I期临床已完成;公司在2021年申报并获批临床的适应症为“用于成年患者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目前正在开展II期临床。 麦科奥特的注射用MT1002是一款双抗抗凝1类新药,该产品同时具有特异性可逆的直接凝血酶II抑制及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作用,通过双靶点同时起效解决了药物配伍剂量的问题,降低出血风险。目前已上市及临床在研的产品中,均未有同时靶向该两个靶点受体的抗血栓药物。米内网中国药品临床试验公示库数据显示,注射用MT1002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 信立泰的SAL0104胶囊是凝血因子XIa抑制剂,拟开发适应症为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信立泰表示,相较于同类产品,凝血因子XIa抑制剂在降低血栓发病率的同时兼具出血风险小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该新药在2021年提交了4个适应症均已获批临床,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 双鹭药业的DT678片为P2Y12受体拮抗剂,该产品是全球首创的抗血小板聚集用药领域的创新药。据悉,DT678片无需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转化,仅需在内源性谷胱甘肽存在的前体下,即可转化成药效活性成分,药效是氯吡格雷的20倍以上,且更适合亚洲人群使用。 科伦的SKB336注射液为生物药1类新药,是靶向FXIa/FXI因子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拟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全球尚未有获批上市的同靶点药物,目前该新药正在进行I期临床。 图1:百奥泰的巴替非班注射液申报情况 来源:米内网一键检索 百奥泰的1类新药巴替非班注射液是人工合成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不仅对靶点的亲和力强(即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能通过抑制玻璃基蛋白(Vitronectin)受体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生长,从而阻止动脉血管再阻塞。值得注意的是,百奥泰于2006年获批临床,2020年申报上市,该新药有望在2022年迎来获批喜讯。 国采6大品种格局遭重塑,第七批瞄准3个重磅注射剂 化学药国采已进行了五批六轮,共有6个抗血栓形成药被纳入,消息指,第七批国采已进入报量阶段,本次纳入目录的有磺达肝癸钠注射剂、替罗非班注射剂以及依替巴肽注射剂,新一轮激战即将展开。 表2:早前已纳入国采的抗血栓形成药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从执行的时间点来看,第五批(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在2021年四季度落地,目前尚未能看出市场格局的变化,但早前已落地执行的4个产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哌沙班片、替格瑞洛片以及注射用比伐芦定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企业格局已经重新洗牌。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超级重磅抗血栓形成药,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该产品的销售额在2017-2019年均超过百亿元。被纳入国采前,原研药企赛诺菲一直占领超过半壁江山,2018年份额达58.47%,信立泰、乐普药业分别占29.25%、12.27%;2018年年底第一批4+7试点启动,信立泰独家中标引发市场热议,眼看市场被抢夺,赛诺菲、乐普药业以及刚拿到批文的石药欧意药业全力拿下联盟扩围中标资格。首个被纳入国采的抗血栓形成药大品种,在原研药企及国产仿制药的相互争夺下,企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021上半年赛诺菲的市场份额仅为42.89%,乐普药业占23.72%,按新分类获批的石药欧意药业抢下了18.24%,而信立泰排到了第四位。 阿哌沙班片目前在全球的销售额早已突破百亿美元,该产品自2013年进入中国,施贵宝一直独占市场。2019年起国产高端仿制药陆续获批上市,顺势推高了该产品的市场规模,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阿哌沙班片的销售额突破1亿元。第三批国采把该产品纳入其中,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常州恒邦药业、齐鲁制药(海南)、江苏嘉逸医药顺利中标,施贵宝失标后无力反击,2021上半年市场份额仅剩2.04%,领军地位已被正大天晴抢占,市场份额高达48.52%。 替格瑞洛片是阿斯利康的超10亿品种,2018年信立泰拿下国内首仿,2019年起国产高端仿制药迎来井喷,在原研药和国产仿制药的合力推动下,2020年该产品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已涨至16.9亿元。第三批、第四批国采分别纳入了不同规格的产品,合共6家国内企业中标,2021上半年阿斯利康的市场份额跌至75.48%,由于中标企业众多,目前暂未有企业表现特别突出,信立泰和石药欧意药业均在5%以上,但国内药企合围抢食原研药企的份额是必然趋势。 被纳入国采的首个抗血栓注射剂,注射用比伐芦定则陷入了“内战”。米内网数据显示,被纳入国采前,2020年该产品被信立泰与豪森合力瓜分超过九成的市场,原研药企毫无立足之地。第四批国采于2021年第二季度落地执行,齐鲁制药、海南双成药业、海南普利制药中标后开始“内卷”,2021上半年信立泰的市场份额跌至43.37%,齐鲁制药则率先涨至9.43%,TOP1企业会否易主值得后续关注。 表3:第七批国采报量名单中的抗血栓形成药 来源:米内网MED中2.0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消息指,早前联采办已向各医疗机构下发第七批国采报量文件,目前已启动报量工作,本次涉及3个抗血栓形成药,均为注射剂产品。2021上半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血栓形成药注射TOP20品种中,替罗非班、磺达肝癸、依替巴肽分别排在第六、七、十五位,从销售额金额来看,这3个注射剂均为亿元级别的产品。 磺达肝癸钠注射剂目前由江苏恒瑞医药领军,2021上半年的市场份额超过55%,而原研药企Aspen也占据21%的市场;替罗非班注射剂目前由鲁南贝特制药领军,2021上半年的市场份额超过54%,远大医药(中国)紧随其后占40%,原研药企Correvio已失去了竞争优势;依替巴肽注射剂目前由山西德元堂药业领军市场,市场份额高达67.31%,排第二位的深圳翰宇药业(32.69%)能否借集采之机抢下领军宝座火博体育,我们拭目以待。 内服独家品种暴涨180%,90亿注射剂“命运”受关注 表4:2021上半年抗血栓形成药内服及注射TOP10品种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血栓形成药市场内服及注射TOP10品种的排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氯吡格雷退守二线亿元级别的大品种仅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暂未纳入国采,目前仅辰欣药业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过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华东的独家品种吲哚布芬,该品种自进入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额高速增长,2020年已突破2亿元,无疑是内服市场中的一批超级黑马。 图2:吲哚布芬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从第四批国采开始,就有抗血栓注射剂被纳入火博体育,第七批也盯上了3个重磅注射剂,2020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低分子肝素、阿替普酶、肝素的命运也备受市场瞩目。 肝素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目前市场公认低分子肝素制剂的疗效更好,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低分子肝素注射剂的市场规模持续走高,2020年突破96亿元,2021上半年增速高达13.55%。 目前低分子肝素注射剂仅有两个产品过评/视同过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过评/视同过评企业有天津红日药业、深圳市天道医药、常州千红生化制药,那屈肝素钙注射液仅有天津生物化学制药过评。目前申报一致性评价并在审的有达肝素钠注射液(3家)、那屈肝素钙注射液(3家)、依诺肝素钠注射液(5家)、注射用那屈肝素钙(1家)、注射用依诺肝素钠(1家),随着更多产品过评,低分子肝素注射剂被纳入国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此外,早前山东、广西等省级集采也曾纳入过低分子肝素制剂,地方集采的成果也将为国采提供更多思路与经验。
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500余个品种在2021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终端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有92个销售增速超过50%,主要推力为医保“以价换量”及新品获批带动市场扩容。92个品种合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10个品种年销超5亿;47个品种销售翻倍,2个独家品种飙涨超400倍。2021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终端销售过亿且增速超50%的品种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92个品种涵盖13个治疗大类,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20个品种)、消化系统及代谢药(17个品种)、心脑血管系统药物(11个品种)及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11个品种)。从医保纳入情况看,80个品种为2021版全国医保目录品种(68个为乙类),占比约87%。超过40个品种为独家品种(以药品名称计,含独家剂型),其中诺华、默沙东、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罗氏、诺和诺德等企业均有两个及以上品种在列。超200亿市场,10个品种销售额超过5亿元从销售额看,92个品种在2021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合计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达116.8%。10个品种销售额超过5亿元,包括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罗氏)、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丽珠)、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恒瑞)、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华)、盐酸阿来替尼胶囊(罗氏)、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信达)等独家品种。2021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销售增速超50%的超5亿品种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帕妥珠单抗注射液以近10亿元的销售额领跑,这是罗氏研发的一种新型抗HER2药物,通过抑制HER2异源性和同源性二聚体产生抗HER2作用,于2018年12月获批进口,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该产品于2019年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2020年开始迅速放量,销售增速超过2000%,2021年同比增长接近100%。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帕妥珠单抗注射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艾普拉唑属于不可逆型的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国内已上市艾普拉唑主要剂型为肠溶片及注射剂,生产厂家均仅丽珠1家。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于2018年1月获批上市,2019年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近3年销售增速均达三位数。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注射用艾普拉唑钠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沙库巴曲(脑啡肽酶抑制剂)和缬沙坦(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组成的复方制剂,最早于2017年8月获批进口,2019年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近3年销售增速均达三位数。目前国内已有科伦、南京正大天晴、齐鲁、石药等超10家企业的仿制药提交上市申请,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仿制药获批,该品种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47个品种销售翻倍,2大独家品种飙涨超400倍从增长率看,47个品种2021年销售增速超过100%,其中8个品种大涨超1000%,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飙涨超400倍医药资讯。2021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销售增速超过1000%的过亿品种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为先声药业自主研发的脑血管病领域1类新药,以4:1的配比组合,科学配伍了依达拉奉和右莰醇两种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及保护血脑屏障等多重作用机制,可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脑神经损伤。该产品于2020年7月获批上市,同年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2021年销售额暴涨近600倍。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是由赛诺菲和再生元联合开发的一款全人源单抗,通过阻断IL-4和IL-13下游信号转导,缓解由Th2细胞介导为主的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该产品被纳入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2020年6月获批进口,同年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2021年销售增长超400倍。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礼来的奥氮平口崩片很早即获批进口,齐鲁、豪森、东阳光药等企业的仿制药于2019年陆续获批生产。该品种被纳入第三批集采,多家“光脚”企业集采中选并迅速放量,拉动整个品种销售额大涨,2021年同比增长超过3000%。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奥氮平口崩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国产创新药放量迅速,集采品种迎挑战医保跟集采是影响公立医院终端药品格局的两大政策,倒逼企业向研发创新转型。92个品种中的部分国产1类新药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在医保拉动下,不少国产创新药上市后即迎来快速放量,如2020年获批上市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豪森)、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先声)、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百济神州)、泽布替尼胶囊(百济神州)均于同年通过谈判纳入全国医保,2021年销售增速均达4位数及以上。92个品种中的集采品种(含拟纳入)来源: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竞争格局集采主要影响的是成熟市场的品种,相关品种的市场规模因大幅降价而下滑,如纳入第五批集采的奥沙利铂注射液,预计2022年奥沙利铂注射剂在公立医院的销售规模将大幅下滑。而对于仿制药获批时间晚,市场尚未打开的品种,“光脚”企业反而能借助集采中选迅速放量,拉动整个品种销售规模上涨,如第三批集采的奥氮平口崩片。来源:米内网数据库注:米内网重点省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是以20+省市,近700家样本省市公立医院的化学药采购数据为基础,对化学药全品类进行连续监测的样本省市样本医院数据库。
近日,国内最大流感疫苗商华兰疫苗(301207.SZ)即将登陆创业板。华兰疫苗本次发行价格为56.88元/股,网下、网上申购日为2022年2月8日。华兰疫苗拟首次公开发行4001.00万股,发行价格为56.88元/股,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2.44亿元。华兰疫苗主营业务为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上市的疫苗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覆盖细菌、病毒、基因工程3大领域疫苗产品。该公司生产的流感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市场占有率均位居行业首位。此外,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及临床阶段的疫苗产品还有预防狂犬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多种疾病的单价、多价及联合疫苗产品。一、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根据公司公告,华兰疫苗2021年1-9月实现营业13.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71%。华兰疫苗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其主要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销量的增长。图表1 华兰疫苗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单位:亿元)来源:公司公告,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二、华兰疫苗产品介绍及市场潜力华兰疫苗拥有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两大支柱产品,其中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占总营收比例逐年升高,占比从2018年的75%增加到2020年的97%。其他收入主要为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的销售收入,以及为子公司太行禽业将不符合疫苗生产标准的鸡蛋和淘汰鸡只对外销售的收入,占收入比例比较小。受流感病毒流行时间的影响,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通常在每年12月前完成,相应地流感疫苗的销售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为此2021年1-6月华兰疫苗只有小部分收入。图表2 华兰疫苗报告期各产品收入构成 单位(亿元)来源:公司公告、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从上述收入结构可以看出,华兰疫苗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除此之外,另一个挑战是流感疫苗赛道竞争不断加剧。目前,国内流感疫苗主要可分三价与四价两种类型,升级产品四价疫苗增速远高于三价疫苗。2020年,国内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达3358.2万剂,同比大幅增加245.8%,市场份额升至58.2%;同期三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2250.4万剂,同比增速仅为6.8%。图表3 2019-2020年中国各品类流感疫苗占比情况来源:公司招股书、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在流感疫苗市场,谁占领四价疫苗市场,谁就将成为流感疫苗的龙头。华兰疫苗虽然有很好的先发优势,但市场份额在逐年降低。据中检院数据,2018-2020年度,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512.2万支/瓶、836.1万支/瓶、2062.4万支/瓶,但市场占有率却从2018年的100.00%、2019年的86.10%,下降至2020年的61.41%。图表4 2018年至2020年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和市占率来源:中检院、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疫苗市场份额下降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自2018年6月8日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国内独家上市后,有多家公司陆续拿到相关批文。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数据,长生生物、科兴生物、金迪克生物、上海生物和武汉生物共5家企业已拿到批准文件。另外,步长制药的控股子公司浙江天元生物、康德弘翼等公司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获批临床试验。尽管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但流感疫苗市场蛋糕正逐年变大。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防范流感的意识逐步增强,民众的接种意愿大幅增强,加之各厂商增加产能,2020年全年流感疫苗批签发量高达5,765.4万剂,同比增速高达87.29%。图表5 2015年至2020年国内流感疫苗批签发情况来源:中检院、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数据,在2018-2019年流感高发季节,美国6个月-17岁年龄段的流感疫苗接种率约为62.6%,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率约为45.3%。以我国14亿总人口为基数,2019年、2020年按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计算,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分别约2.2%、4.1%,尽管接种率有所提高,但仍不及美国的1/10,流感疫苗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如果保守假设我国儿童型和成人型流感疫苗的未来接种率分别达到20%和15%,仅考虑则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6个月-4岁儿童及60岁以上老人),总需求量将达到5400万人份。以三价疫苗计算,国内整体市场空间合计26亿元,若未来三价被全部替代为四价疫苗,则整体市场空间将提升至6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华兰疫苗的四价流感疫苗上周(2月9日)获批新增适应症,将接种范围扩大到了 3 岁以下,更好的实现全年龄段覆盖,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绩爆发点。除华兰疫苗之外,赛诺菲巴斯德也申报了用于 6 - 35 月龄的四价儿童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于2022年2月9日获得 CDE 受理,已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名单当中。三、募集资金应用情况根据公告,此次华兰疫苗拟赴创业板上市,拟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募集资金24.95亿元,用于新型肺炎疫苗的开发及产业化等5个项目。图表6 华兰疫苗募集资金投资情况(万元)来源:公司招股书、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其中13,75亿元用于流感疫苗开发及产业化和现有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将现有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产能力提升至10,000万剂/年的扩产项目;0.86亿元用于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产业化项目,项目达产后年生产能力约为1,500万剂;2.74亿元用于多联细菌性疫苗开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7.96亿元用于新型肺炎疫苗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是华兰疫苗针对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重组人5型腺病毒载体)和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两种类型的疫苗进行研发、量产的项目。2.95亿元用于新型疫苗研发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病毒类、细菌类和相关高等级病原微生物疫苗研发实验室及检验检测等平台,实现从病原体分离至疫苗生产全过程的有机结合,同时为高传染性病毒类/细菌类疫苗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应急平台。四、未来发展规划华兰疫苗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及临床阶段的疫苗产品还有预防狂犬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等多种疾病的单价、多价及联合疫苗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产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冻干鼻喷重组新型冠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在研产品线 华兰疫苗主要产品研发管线来源:公司招股书、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从上述研发管线中,未出现mRNA流感疫苗相关技术的开发。mRNA疫苗相比于传统疫苗,最关键的优势在于产能。传统流感疫苗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无特殊病原菌(SPF)级别的蛋,而且鸡胚生产周期很长,从毒株制备到疫苗产出,需要半年左右。因而在流感大流行的情况下,短时间很难通过鸡胚培养技术大量生产疫苗。mRNA疫苗作为一种新技术疫苗,未来可能会对传统流感疫苗市场产生影响。华兰疫苗的研发管线中,新冠疫苗最具有想象空间,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1期临床。截止到2022年1月,国内已经上市8款新冠疫苗。其中北生所、武汉所、科兴、康希诺是有条件批准,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和医科院是紧急使用。图表8 国内新冠疫苗已上市和在研管线情况来源:西南证券、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总体来看,华兰疫苗表现可圈可点。另外,值关注的是知名投资人张磊掌舵的高瓴旗下合伙企业高瓴骅盈持有华兰疫苗9%的股份。华兰疫苗作为华兰生物子公司分拆上市,并获得高瓴资本入股,未来值得期待。
3月3日,NMPA官网显示,扬子江药业的硫酸钠钾镁口服溶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左氧氟沙星注射剂销售额超过46亿元,硫酸钠钾镁口服溶液市场尚空白。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是一种新型肠道清洁准备剂,具有服用量小、患者耐受性高、肠道清洁效果好的特点,是欧洲及美国肠道清洁准备指南的推荐用药。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包括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等。1月30日,济川药业的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仿。扬子江药业该产品紧随其后获批,为国产第二家。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及其它感染。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左氧氟沙星注射剂销售额超过46亿元;2021上半年其销售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4.58%,扬子江药业的市场份额接近30%。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左氧氟沙星注射剂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此前,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已有8家本土药企获批生产,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扬子江为该品种第9家过评企业。截至目前,扬子江药业已有96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有40个为注射剂。。
医药网4月21日讯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8年6月金科威正式加入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成为飞利浦旗下全资子公司可能导致无法提供治疗4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飞利浦金科威(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二级召回4597台体外除颤监护仪。飞利浦金科威(深圳)实业有限公司发现Efficia DFM100体外除颤仪在插入或取出电池时,可能会因为电压浪涌而发出电池电量低的错误指示,此错误指示可能导致治疗延迟或无法提供治疗,因此飞利浦金科威(深圳)实业有限公司决定发起主动召回。飞利浦金科威(深圳)实业有限公司对其生产的体外除颤监护仪(注册证号:国械注准)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二级 。此前,相关产品召回信息已于2019年4月11日发布,当时的召回级别为二级。现将召回级别变更为一级,并对涉及产品在中国销售数量及纠正行动进行变更。2017年5月起执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中明确,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实施一级召回;可能或者已经引起暂时的、可逆的健康危害的,实施二级召回;引起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仍需要召回的,实施三级召回。同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作出医疗器械召回决定的,一级召回应当在1日内;二级召回应当在3日内;三级召回应当在7日内通知到有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者告知使用者。据企查查显示,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8年6月,金科威正式加入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成为飞利浦旗下全资子公司。飞利浦呼吸机召回4月15日,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报告,由于涉及特定型号、特定批次产品备用电池存在问题,生产商Respironics California, Inc.对呼吸机(注册证号:国械注进)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二级。涉及产品的型号、规格及批次等详细信息见《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医用防褥疮床垫主动召回4月19日,据国家药监局消息,安玖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对医用防褥疮床垫主动召回,报告指出,该企业生产的Nimbus Professional STD医用防褥疮床垫在长期使用且操作不当,维护不当的情况下,有极小概率会导致传感器垫片损坏漏气,致使床垫膨胀。现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三级。火博体育火博体育火博体育
访问手机版
关注火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