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曾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江西省点燃,“中国人民的摇篮”南昌、“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均在江西。如今,“红色摇篮”江西展现出新的活力,中医药法实施后,江西省中医药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翻开《江西省中医药条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方向详细清晰。近年来,江西精心培育新型中医药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资源,“红色摇篮”变身为中医药产业高地,推动江西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3月10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趋于稳定,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复工复产环节,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发展是他关注的大事之一。
3年前,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其中明确,国家鼓励“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借着这个大好时机,江西省按下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的启动键,以推进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中医药科创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如今,位于国家级赣江新区直管区,投资近300亿元,规划核心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中医药科创城现已轮廓初现。碧波荡漾的星海湖东侧,这座依托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现代新城的公共研发中心、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大会堂等主体已经完工,国药大道、扁鹊路、济生南路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道路联通了城内各个区域火博体育。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中医药科创新城,像熊熊燃烧的火炬,带动江西中医药飞腾发展。
在中医药法指引下,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开足马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分院落户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在“国家队”科研力量的推动下,江西中医药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如今,科创城中一台台精密的现代化仪器,将用来解密蕴藏在古老中医药中的密码,对中医药评价体系、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作用机理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新科技助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在科创城内的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4200余万元的精密检测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正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十四五规划”,力争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清肺排毒汤战略储备基地。
沐浴在中医药法的春风中,中医药科创城在一笔一画的勾描中逐渐清晰,一砖一瓦的建设中逐渐夯实。未来,中医药科创城作为江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吸引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落户,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十万余亩芡实碧绿连天,微波荡漾,游客在进行芡实等中草药观赏、辨认、采摘等体验活动……这是江西省上饶市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鄱阳湖段的景象。
“鼓励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依托本行政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与路线,建设融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景观旅游、传统健身运动、药膳于一体的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区。”江西省蓬勃发展的中医药旅游业,是对《江西省中医药条例》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生动实践。
2017年,首批15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名单中,上饶市凭借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榜上有名。为强化示范区政策引导作用,上饶市设立了正县级单位上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上饶市中医药管理局、上饶市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心,推动和加快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
示范区紧紧围绕“一核五区”建设,即上饶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上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医药道医养生特、中医药康复养老旅游区、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体验区、中医药乡村休闲旅游区、中药种植观赏旅游区,中医药旅游产业链逐步完善。
上饶市婺源县素以“万亩梯田油菜花”闻名中外,是游客心目中的“人间仙境”。而这里,也是“新安医学”发源地之一。当地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力求将中医药传统文化旅游打造成婺源县第二张“金名片”。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了解山蜡梅、皇菊、香榧及铁皮石斛等中药植物,还可以游览古色古香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与小镇庄园,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如今,游客心中的婺源县不仅是有着漫山遍野油菜花的“人间仙境”,更是“养生”旅游的风水宝地。
中医药法和《江西省中医药条例》都明确,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在婺源,依托新兴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这里。2018年,婺源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村过5万”,在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婺源有8项经济指标增速排位进入上饶市第一方阵,5项指标增速排位取得近10年来的最好成绩。中医药健康旅游让婺源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更快、质量更优、支撑更牢的良好局面。
每天上午8点,江西热敏灸医院上饶县分院便热闹起来,一批批患者来到这里接受热敏灸康复治疗。今年84岁的田墩镇流源村村民沈大彩长年患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肩周炎,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他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并且还报销了大部分费用,自己只花了200多块钱。
热敏灸技术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安全有效、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是提高艾灸疗效的新疗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中医药法实施后,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江西省全力推进热敏灸产业发展,《江西省中医药条例》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全省的热敏灸服务网络,促进热敏灸事业发展。
近年来,江西热敏灸产业发展日臻成熟,截止2019年,全省仅艾草种植面积就已近4万亩,较上年增长80%,初步形成抚州、九江、上饶、吉安四大艾草种植区,艾产品相关企业19家,年产值近5亿元。
如今,热敏灸产业已成为江西省重要产业支柱,正向推进“百亿级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为进一步扩大热敏灸产业的影响力,2020年,江西省印发《江西省热敏灸小镇(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支持各地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文化旅游等各类资源,布局建设一批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热敏灸小镇,打造更大的热敏灸产业栖息地。一把艾草,一根艾条,化身成开启致富路的金钥匙。
在江西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的热敏灸小镇里,村民们正忙着进行种植基地里200亩艾草的田间管理。“等到艾草基地收割季,所有艾草将回收至河南豫九药业有限公司加工厂,制成各样的艾产品进入市场,其中一部分会回流到我们热敏灸小镇艾灸馆,供游客使用。”聊起热敏灸产业,金坪民族乡党委书记刘晓峰饶有兴致。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带来了增值效益。蓬勃发展的热敏灸小镇,带领当地人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三年来,在中医药法的规划下,在《江西省中医药条例》的指导下,江西中医药产业犹如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走向欣欣向荣的未来。
不久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人民网·人民健康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论坛”暨“中医药助力心脑血管健康管理”全国启动会在京举行。论坛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前景探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来自中医药行业的院士、国医大师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医药国际化创新发展道路火博体育。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类共同的灾难,中医药始终战斗在新冠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医药新闻。全球疫情发生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指引下,中医药积极参与到全球疫情防控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介绍了中医药在武汉抗疫的成果,他认为成果的取得源于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坚守中医药自主的救治阵地,才能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抗疫过程中同时坚持临床科研一体化,边救治边研究,最终快速筛选出临床的“三药三方”。
“面对疫情,需要以中医中药的逻辑进行思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率队奔赴前线,多次深入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指导临床一线诊疗,通过大量临床数据证实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筛选过程运用现代病理学的机理,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均证明了中医中药治疗新冠肺炎具有很好的效果。”刘清泉表示。
全球疫情暴发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举办了30余场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赠送了中医药产品,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选派中医专家组成专家团,分30余批次向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充分体现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合作理念,服务世界各国民族健康。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表示,在此次助力国际抗疫的过程中,学会秉承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为海内外中医药专家搭建了五个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邀请国内抗疫一线的专家介绍新冠肺炎防治的中国办法和临床经验,为共同抗击疫情提供学术支持,全球累计受众人数达到近200万名,得到了海内外的认可,加深了国际上对于中医药的了解,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张伯礼认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发挥中医药和西医药优势叠加的作用,显著提高了重症救治效果。
“中医药政策的核心就是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并重。”国医大师孙光荣在报告中对中医药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如何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孙光荣认为关键在于能够做到中医和西医 “三平”。“三平”就是平级管理、平行运作、平等对待。“要按照中医药自身生存发展的规律设置管理机制,及时跟进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分类管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针对此次疫情,张伯礼同样表示,希望完善中医药参与到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机制,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增强中医实力。
如何做到“守正创新”?孙光荣表示,“守正”应该包含加强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订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加快推进传承步伐,完善学术传承制度;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建立合作开放和利益分享机制;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等。
“坚持中医原创性,以治未病和优势病种为主,让国际医疗保健需求与原创中医接轨,而不是中医变样子,改变自身轨道跟国际接轨。”孙光荣强调,中医药要在守正的前提下创新,做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既不能唯古是从,固步自封,又不能够以西律中、削足适履,而是要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跨界融合为平台,从理论方药四个方面开展创新。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坚持用疗效说话,以科技为引领,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张伯礼认为,当前中医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中药现代化取得了突出成绩。未来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中医药基点在内,把内功练好,以疗效为支点,以科技为引领,科技是引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翅膀。”张伯礼认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之路“不必强求”, 也不要“操之过急”。
“中医药走向世界是时间的问题,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我相信中医药一定会被世界所接受。”张伯礼对中医药国际化之路充满信心。
“世界需要中医药,中医药也需要加速融入国际医疗体系,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王国辰表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药创新与现代化,是我们当代中医药人的使命和责任。
“中医疗效和中药质量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关键所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药国际化需要加强中药材监管,提升中药质量,说清楚中医药疗效,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单纯地从实验室的证据转向了人用经验和临床实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了,这对于中医药走出去是一个有利契机。”
王国辰建议,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汇集多方资源,服务发展大局,为国家制定中医药海外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中医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共享的优质卫生资源。同时互学互建,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中医药的现代化水平。
如今,中医药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内容。我国已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签署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多所中医药院校。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个中医药海外中心。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抗疫中发挥独特作用,影响力日益显著,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中医药国际化之路更需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疗效为支撑,以科技为引领,让中医药越来越“国际范儿”。(王青云)
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省级中医药学会,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服务基层中医和民间中医的中医药学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刚刚,王炸!2000亿借壳上市?歼20来A股了?3万股民今夜无眠!爱奇艺App限制投屏,网友:吃相难看!
阳康后千万别吃这种食物,否则特容易“复阳”!不懂规矩火博体育,身体越来越虚,咳嗽总也好不了
特斯拉仍在扩产能:7.75亿美元扩建德州工厂,有望达成印尼工厂的初步协议
访问手机版
关注火博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