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关于支持建设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措施》正式发布,共出台12条支持政策,简称“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
苏州市工信局生物医药产业处处长石志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近期资本市场变化,“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专门为苏州生物医药企业量身定制一个“金融工具箱”,重点围绕基金火博体育、债券、信贷、融资、贴息等方火博体育面形成详细举措。
“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重要举措包括由国资金融机构牵头设立100亿元的生物医药专项基金,从直投基金到母基金、从初期项目医药新闻、到临床三期、到成熟管线的投资合作,实现全覆盖。此外,还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开展直接融资。还有,发挥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火博体育、港交所资源优势,助力生物医药上市后备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为海外转国内上市企业提供转板指导服务等等。
“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最受药火博体育企关注的点之一就是“设立临近商业化品种专项基金,支持处于临床三期或即将进入商业化的项目。”
今年8月8日,盛世泰科研制的首款国产罕见病药物特立氟胺上市销售。两个月后,公司核心产品新机制降糖新药盛格列汀完成三期临床,计划本月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上市许可。在公司迈向商业化的新阶段,后续的资金支持成为关键的“临门一脚”。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强表示,苏州出台的“十二条”新政犹如雪中送炭。“公司还计划在明年申报科创板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建设苏州总部基地和更多管线的临床推进。在这个双重‘临门一脚’的时刻,我们希望‘十二条’新政能够早日落地。”余强对此充满期待。
亚盛医药董事长兼CEO杨大俊表示,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漫长且投资数额巨大的过程,尤其是即将进入商业化的项目,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更加需要后续资金的不断注入。
杨大俊拿公司研发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创新药——奥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来举例,“这款药花费13年时间、投资近19亿元才成功上市。”杨大俊称,上市后还需要根据药物的临床表现,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拓展适应症。
据介绍,生物医药是苏州重点培育的“一号产业”。如今,苏州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余家,该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3000亿元。但如今在资本寒冬的影响下,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也受到了一定冲击。“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有望帮助药企抵御“寒冬”。
访问手机版
关注火博体育